梦”上林下夕,让人不禁想象出黄昏时刻满地落叶及断柯折枝的林中,几束泛着昏黄色的光透过林中落叶,洒落在树林中。迷蒙中透着美幻,美幻中透着几许朦胧,带给人些许遐想些许希望。也不禁让我想起“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我的中国梦”多么渺小又庞大的字眼。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雄与地球则过雄与地球,”对于年少的我来说肩负着“国强”的使命,提到“我的中国梦”会让我感到兴奋而自豪,而如今却更多了份严肃与认真。
“我的中国梦”首先让我想到的是国家的尊严。简·爱说:“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使我懂得了女性的自尊,更懂得了世间万物所具有的尊严,那是人生而携有的不容亵渎的美丽光环,是为之奋斗的不歇动力,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
时至21世纪,歌颂尊严的文学作品一代又一代,一部又一部却仍旧历久弥新。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栗,饿死在深山,那位悲歌别美人,宝马赠亭长,长颅赠故乡的梦霸王在面对吴江亭长的好意,相劝时说道:“我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忘我,我何面目见之?”他虽然失败了,仍是后人眼中的英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苏轼,不食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为了捍卫尊严,他们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因此被人们所铭记。
个人的尊严不容践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尊严更不容侵犯。所以当我们的国家被蹂躏被凌辱时才有那么多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只为那俩个字--尊严。不能忘记谭嗣同法场上的豪迈“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俩昆仑。”不能忘记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爬雪山,过草地的奇迹;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领导百万农民解放时的喜悦与辛酸;更不能忘记天安门广场上10月1日响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个时刻。从此一个自尊自强的民族逐步崛起。
在当代我看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形成的“自尊精神”。更不能忘记雷锋螺丝钉的奉献精神,共建中国工业化的大庆精神,不能忘记亿万人民的抗洪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攻关的载人航天精神,”这些中华民族的自尊自强精神是我们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
就目前日本对钓鱼岛的频繁挑衅,我想说我们要坚决守住自己的主权。对于如今严重的雾霾,我只希望国家、企业、个人都能尽一份力,让我们生活于山清水秀的环境里。
我的中国梦就是国家主权独立,人们自尊自强的生活于碧水蓝天下。“梦”空濛而迷幻,但我相信凭着我们的不懈努力,这个梦终将实现!
外语系13级
英语本科一班
王桃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