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科研工作 >> 正文
北京外国语大学郭栖庆教授来公司作讲座
日期: 2016-05-20 来源:一竞技官网 点击数:

2016年5月19日下午5:00,北京外国语大学郭栖庆教授在东校区演播厅为师生作了一场题为:《美国文学的教与学及人文素质的培养》的学术讲座。

郭教授首先回顾了三十多年来自己从事美国文学教学研究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从而引出本次报告会的目的:从文学作品中看社会,看历史,并弘扬人文精神,净化人们的灵魂,发挥文学的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郭教授的报告从以下七个问题展开:第一,美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二,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怎么讲授美国文学课程;第三,文学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第四,美国后现代文学的研究现状;第五,文学研究如何选题;第六,文学研究方法概述;第七,如何高效完成论文写作。

郭教授结合当今社会城市化、信息化、现代化飞速发展的现实,指出传统的语言文学存在被边缘化的趋势,但是郭教授认为文学是个大千世界,通过文学我们可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作为一名中国人研究外国文学不仅可以考察这个国家各个阶段的历史,而且可以利用外国文学对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作出对比和反思。郭教授引经据典,言简意赅地分析了美国文学作品《嘉莉妹妹》、 《美国悲剧》、《了不起的盖茨比》、《紫色》、《觉醒》等体现出的深刻的社会意义。郭教授信手拈来的原文词句,令人深思的客观评判展示了一位学者博学、善思、严谨的风采和魅力。就像郭教授的一篇题为“文学与人生”的文章写到的,书中自有人生路。假若从文学作品中能联系自我成长并反思自己,这才是研究文学的较高境界。在教授不同层次员工采取不同授课方式方面,郭教授概括为:本科生,通识教育;研究生,学有所长;博士生,术业有专攻。在谈及文学研究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和出路时,郭教授建议从“进得去,出得来”两种视角研究文学作品。一方面我们要潜心阅读,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另一方面,文学作品是虚构的,要站在阅读者的角度看待虚拟的事实。除此之外,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特征及研究方法也在郭教授的讲解下变得易懂易消化。最后,针对本科生论文的选题和写作,郭教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提倡员工要根据作品的价值和自己的兴趣来进行选题,静下心,坐下来,多听,多看,多思,多动笔,更加关注和挖掘文学作品的人文价值。

整场报告座无虚席,掌声不断。郭教授对文学的领悟和体会再次激起英语爱好者对文学阅读和研究的兴趣。更为重要是郭教授对文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的肯定加深了全体师生对文学研究的理解与支持,全体师生从郭教授的报告中不仅学到了文学研究方法,而且明白了文学研究可以像其他学科一样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一竞技官网刘霞

2016.5.20

Copyright©一竞技官网 - 从一开始·竞无止境 版权所有

地 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华北路(东校区)    邮政编码:4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