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的深入发展,探索适应信息时代网络环境的英语学习方式,商务英语教研室于11月28日开展“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学习方式研究”教研会议。此次会议探讨了在信息时代,如何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使英语学习更加高效。教研室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了这场会议。
首先,纪昌菊老师从理论角度对“互联网+教育”作了陈述。她指出,“互联网+”的概念首先在2015年由中国政府提出,成为一种鼓励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互联网+教育”使得在线教育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员工提供课程、资源和互动环境,实现了个性化学习、远程教育和终身学习。这一模式正在改变传统教育行业的教学方式和资源配置。纪老师强调,“互联网+教学” 存在许多优势:1.丰富英语教学内容:“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搜集到优质的教学资源,对所教内容进行拓展补充,让员工更好地掌握基本学习内容,开拓员工的视野,增加员工的英语知识储备,从而全面提高员工的英语水平,树立英语终身学习的意识。2.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互联网+”不但提供了信息共享的平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扩大了信息获取的渠道,任何一部联网的移动设备都能帮助员工随时随地的搜集资料。如今网络上除了拥有大量的电子版教材内容外,还有各种名师讲解、习题范例、文学读物等内容。3.除此之外,“互联网+”教学还有以下特点: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趣味性强,等。
接下来,纪利闪老师从实际的具体应用角度讲解了“互联网+教学”。纪老师表示,教师上课可以根据场景设置对话,提高员工应对真实语境的能力。通过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员工能有效习得有关词汇与句型,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语言学习能力。此外,纪老师还分享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教学的创新方法。她提到,商务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听说学习的公众号,让员工跟着时事热点和更新的状态学习。这种方式不仅与员工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还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在设置课堂环节时,教师应根据员工专业特色,开展听说训练。比如艺术设计员工动手能力强,可安排他们对各自设计的包装产品进行英语演讲或陈述;音乐表演员工舞台经验丰富,可开展英语短剧中的角色扮演等。在听说训练完成以后,教师要对上述活动进行提问,做好监督和指导,引导员工及时做好课后的总结和反思。
在信息化时代下,传统课程评价方式的刻板化和单一化,已经无法有效满足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应变革原有的评价体系,丰富考核内容,使教学评价过程化,积极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促进员工知识的内部转换,强化员工的认知能力。会议最后,与会教师纷纷推荐了自己常用的互联网教学平台,就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探讨。这次教研会议为商务英语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为教师们在信息时代的教学中探索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