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宇)2024年11月19日下午,专业英语教研室(Ⅱ)在WH2-218办公室召开教研活动,主题为“主题模式下的文学课程设计及思政融入路径”,会议由贺慧老师主持,专业英语教研室(Ⅱ)全体成员参加。
教研会议上,贺老师针对《英语文学导论》课程导入思政教学元素的路径,同各位教师进行了探讨。贺老师提出,要在文学课上导入思政元素,首先要熟悉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其次,对于课本的使用要做到细致的归类和划分,从而让思政教学更有针对性。再次,教师可以将“互联网+”作为教学载体,将思政教学元素导入文学课中。最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英美文学和中国文学相结合。
贺老师对《英语文学导论》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具体融入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例如,在教授美国殖民时期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爱情相关文学,让员工探索中西方爱情观差异,并延伸到对当代老员工的爱情观的讨论。此外,在介绍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通过向员工教授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的《自我之歌》(Song of Myself),带领员工探讨小我和大我的关系等思政教育话题。
与会教师们就本次会议的教研主题,发表了看法。王璐老师认为,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布置相关的课外阅读任务。杨一帆老师建议,教师可以整理和筛选相关资源,制作成教学视频、音频或读物推荐给员工课后观看或阅读,这样既提升了员工的文学阅读兴趣,又拓展了员工的文学视野。与会其他教师表示,会积极学习本次会议所提到的各种课程思政方法,将其运用于其他专业课程。
在专业课程中导入思政元素,可以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员工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促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